乙肝吃加拿大的药好吗?
目前乙肝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干扰素类药物,二是口服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类药物包括干扰素α和干扰素β。 口服抗病毒药物为核苷类抑制剂。 这些药物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那么服用这些药品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规律用药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初期,由于药物作用机理是抑制病毒复制,因此需要密切的检测肝功能的变化,一般服药后7天、1个月、3个月应当分别检测一次肝功能,此后每三个月复查肝功能一次。如果用药2周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迅速下降甚至转阴,说明患者对这种药物非常敏感,应坚持服用直至疗程结束;如果用药2周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没有明显下降甚至是升高,则说明患者对这种药物并不敏感,应调整治疗方案。
2.遵医嘱服药 用干扰素药物治疗的病人应注意,虽然此类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体内的HBV,但停药后可能再度复发,故不宜随意停服;而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则需注意不要自行停药换药或加服其他药物,以免影响疗效。所有药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3.定期检测肝功能 无论是采用干扰素治疗还是口服抗病毒药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恢复;患者还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定期进行检查。 如果服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或检查结果异常,应立即就医,必要时调整诊疗方案。
4.警惕副作用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也不例外。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有无不适的症状出现,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并及时处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偶见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多较轻,不必过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