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排名重要吗?
作为一个一直从事教育领域工作的人,我的观点可能稍微不一样些。 首先,要区分不同层面的“学校”的重要性。以目前的国情而论,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 顶级名校;2. 重点院校;3. 普通二本;4. 民办院校(含独立学院)。 在这四个类型中,我个人认为,从重要性方面来讲,可以排序为第一档的分别是:
1. C9联盟高校;2. 中九(东大、西大、哈工大等);3. 省属重点大学;4. 独立学院。 为什么这样排序呢?因为能上上述1-4类学校的学生,一般来说都具有较高的人生规划能力,这类人群在本科期间更容易获得高水平的学术资源,找到好的学术导师,得到高质量的导师指导,从而为今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由于他们具有较好的基础,也更容易在研究项目或论文写作等方面得到老师点拨,最终取得较高的学位。总之,这种高端人才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现在大力提倡双一流建设,我想这应该也是指这一类人群。 至于C9之外的其他大学,如果非要划分,也可以归入第四类人。因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是采用中央与地方共分担事务的管理体制,所以大学之间的差距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东部沿海省份的大学整体实力往往高于西部省份的大学,这除了教育资源本身的原因外,经济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变量。当然,这个规律也有例外,比如东北三省的高校整体上就相对比较落后。
综上,我觉得高校的排名很重要,尤其是前10名,基本上都可以纳入第一梯队,而倒数10%的学校基本可以划归第四梯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大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就业,因此选择一所好大学还有一个隐性的标准,即这所大学的校友网络是否发达,该所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如何。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评价不高,那么即使其他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个人认为也不应列为首选。为什么要把这一条列出来呢?因为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某些冷门专业的研究生待遇很好,收入很高,因此选择这些专业以后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在这里我要提醒这些人,学历只是就业敲门砖,真正工作后能不能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很大程度取决于你选择的用人单位以及你所拥有的特殊工作能力,比如某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就业率很高,但是工资水平跟预期相差甚远的大有人在。所以,不要指望通过读一个冷门的专业就能从此一夜暴富(当然,如果你本来就有很多金的话,请自动忽略这条回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