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几个体系?
目前,国内国际学校主要以三大体系为划分依据: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只招收持有外国护照的学生,实行外国的教学模式、课程和评价标准; 民办双语学校,采用中外两国教学大纲,以汉语和英语作为主要授课语言,部分学校设立国际部,供外籍学生选择,或是直接设立海外校区,进行出国留学项目的培养;
公立学校国际部/班,一般由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合资成立,采取公办的资质,民营的模式运作,学费相比外籍人员子女校更加优惠,但是生源主要为居住在区域内且有国际化教育需求的中国籍学生。
以上三类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均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以民办双语学校为例,普遍开设IB、A-Level、美高+AP、加拿大课程等几大世界热门课程体系。 其中,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是国际课程体系中的“老大哥”。 它创建于1968年,是由国际社会学家、教育家及职业人员共同研发的,旨在为全球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目前在中国,经过授权的IB学校主要有四类: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仅招收外籍或持有中国护照且父母一方持有外国护照的学生,实施真正的外国教育体系,毕业生可获得IBDP(高中)文凭或IBCC(小学)文凭。
民办双语学校: 实施中外结合的高中/初中/小学课程,分设中外教课组,用中英文交替进行授课,适合希望让孩子接受国际课程,又不愿离乡背井,在外教资源丰富的地区就读的家庭。 公立学校国际部/班: 在保留国内高考升学途径的同时,引入IB国际课程,实行中英双语教学,满足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