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硕士点的学校好吗?
如果仅仅以能否获得硕士学位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那么这些学校肯定不好; 但如果要作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深造的话,则另当别论。 先说为什么“这些学校不好”呢? 以申请考核制为例,虽然很多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个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选拔出优质的学生——不管是否本科出身于985/211名校 所以,当一所学校以申请考核作为招生制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评估学校的好坏:
a) 从生源质量上来看,报考的学生整体素质越高(即本科院校越好、考生初试成绩越高),那么越能证明这所院校的学术水平。当然,在复试阶段,学校也会进行一轮筛选,不过此时已经确定有了名额,所以被刷下来的学生一般是因为笔试或者复试表现差而已。
b) 从培养水平上看,因为绝大多数的985/211名校都具有优秀的导师团队和丰富的科研资源,所以在培养水平上自然更高一筹。不过非985/211的院校中,个别学校也有实力雄厚,导师权威高的,亦不可小觑! 所以,如果仅从能否获得学位的角度来看,选择学校应当遵循“选本科学校档次>选城市地域>选专业排名”的原则。这样最保险。
但既然题主是准备读博的,那么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读博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不仅涉及科研、就业等问题,还涉及到个人理想追求、家庭因素等等… 若以读博大方向来评价学校好与不好的话,就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能获得学位作为唯一的标准了!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参考:
(1)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共有54所大学的103个研究生一级学科被评为 A+ 和 A- 。如果想就读的本科专业所在学科具有优势,可以优先选择这些学校。
(2)学校的历史沿革 一所高校是否有悠久的历史,往往能够反映该校在某一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在该地区的认可度。尤其对于考研报考来讲,有些学校由于知名度高,即使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但依然深受广大学子的喜爱。比如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3)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 众所周知,一线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就业机会也多;三线城市虽然机会少,但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如果考虑将来找工作,那么在择校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一线城市;如果在读研期间打算一心科研,不考虑就业,那么完全可以忽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