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融硕士去美国还是英国?

钱宇凡钱宇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在英美都读过金数,并在英国做过RA的PhD candidate, 就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俩地方的金融硕士吧。(注:以下内容仅限于常规申请情况,不讨论特殊案例)

先放结论:除非你对英国文化十分向往且在英国有很熟的关系网,不然就来美国读金硕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1.课程质量 美国TOP50学校的金硕大多由商学院和数学系联合培养,学生需要修读一定数量的定量以及商科相关课程。虽然每一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各有差别,但大同小异的是都需要学习统计,微经,宏经,计量等基础科目,然后再选择一个分支深入学习(如风险,量化,公司理财等)。这些课程的难度取决于你选的项目是STMA, MFE, QM or MSF。以哥大为例,这四个项目的课程区别如下: STMA项目下分三个track, Quantitative, Risk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Financial Economics。每个track的课程设置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难度相当。

以上四个专业在哥大都被隶属于IEOR学院,因此上课地点都在OR中心,这里教室宽敞,教学设备齐全,并且常常有各种大牛来上课(如Zhou神就在OR中心上过FE的课),同学们也经常会因为大牛的到来而兴奋不已。虽然OR中心的教室常坐得满满当当,但是同学们普遍反应老师讲课都比较缓慢,很容易跟上。

MFE项目在SPSA下,分为Quant,风险管理两个方向。课程内容上与STMA项目的三个track差不多,但是难度会稍低一些。授课老师的水平也相当高。值得一提的是,MFE的同学可以选到Berkeley和LSE的研究生课本!要知道这两所可是号称金工届的牛校噢~ 量子项目QM在文理学院下面,相对而言文科生更多些。授课的老师都是大神一般的存在,比如Tobias教授就常常被学生们誉为“最可爱的恶魔”,他的微观经济学原理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虽然文科生的背景让其在理解一些定量的知识时有些吃力,但是老师们都会格外照顾到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讲的会很慢,并会给许多例子帮助同学们理解。另外要注意的是,quant项目是需要修满一定的quant门槛分数才能毕业的。

MSF在SPSA下,属王炸级别。因为其核心课程是由斯坦福大学教授亲自带,其他辅助性课程也是由哥大的顶级教授执教。虽然这个项目开设于2007年,但是项目的质量绝对是顶尖的(每年只招36个人,中国学生不超过10个)。这个项目对学生的数理背景要求最高,对英文水平的要求其次,但对商业敏感度要求最低。由于项目的设置是以Quant为主,所以毕业需要修满一定的quant门槛分数。

哥大的这几个项目对国际生都比较友好,无论同学是美本还是陆本,只要语言成绩达标+GPA够好,一般都能拿到offer。而且据我所知,哥大是不会歧视陆本同学的,不会以本科学校为理由刷人的。

相比之下,英国的录取流程就比较复杂了,而且各个大学要求还不太一样。首先你需要通过UCAS(英国高校招生系统)递交你的申请。然后等待结果。一般来说,Top10的学校是分轮审核的,一轮大概200人左右,因此竞争压力会比较大。

以UCL为例,它的MFE项目是在IOE里的,因此上课的教室和大牛的程度跟哥大差不多。另外,UCL的学费要比哥大便宜很多。但是!UCL的申请材料要求比较高,除了常规的GPA,雅思成绩,推荐信外,还需要学生做两篇Essay,一篇针对你所报的专业作答,另一篇则是随机题目。

帝国理工的金融硕士有两个,一个是risk,一个是finance。这两个专业的设置跟哥大和UCL都很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定量分析能力。IC的录取比UCL稍微松点,雅思要求较低,但不接受托福,且需要学生在申请时提供GMAT成绩。

总结一下: 如果同学是陆本,希望申请到好的学校,那么美本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是英本或澳本,并且想留在欧洲工作的话,选择UCL可能会让你如虎添翼。因为英国是美国之后第二个颁发HRW(高层次人才签证)的国家。

包锴健包锴健优质答主

美国的金融硕士一般都是一年的学习期限,申请的时候可以选择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入学。如果想节约时间,建议选择春季入学,只用一年时间就能拿到学位毕业回国。

英国的学校里,一般以一年的学习期限为主。如果想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实践或者实习机会,可以选择两年制的金融硕士专业。其中一年是专业学习,另外一年是带薪的实习实践。既积累了经验又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虽然美国和英国都是说的英语,但是毕竟留学生来自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所以,当地的口音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对于学习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