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学有什么工作?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的经济恢复得十分迅速。按照以往的经验,德国人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机械制造和汽车工业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工业强国,在经济领域里却一直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下。美国是“先生产,后消费”,而德国则是“先消费,后生产”。德国人太会花钱,以致于搞投资的资金老是跟不上来。
然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总还是要讲求经济理论的。德国人很懂得经济规律,但他们总是不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而只是局限于眼前。举个例子,美国纽约的地铁里有兜售报纸和杂志的穷人,而他们德国的海德堡和慕尼黑等大城市里却很少见。这是因为美德两国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作风有很大不同。美国人是消费至上,德国人则是储蓄优先。
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别是美国人有“等不及”的心理状况,德国人则属于“慢性子”。举例来说,美国的小孩从小就被教育:“要快点,再快点”,德国的小孩则被教育:“凡事都应慢慢来”。在“慢速”和“快速”这两种气氛中等长大的两国人,日后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理财观念自然大不一样。
德国人虽然理财有方,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但他们的投资行为却往往表现为短期性。他们不喜欢长时间的金融活动,这一点和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的情况不一样。美国有些大型的基金管理公司总是希望有一大部分人力投入研究分析工作中,不惜支付高薪,以获得大量长期投资的信息。
反观德国人则喜欢速战速决,他们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或买一些短期投资凭证,而不愿把时间投在下岗的长期研究与分析上。
2德国的经济思想
德国的国家经济思想可以说是从“胡萨克”时代就正式开始的。在1991年,德国经济经历了长达15年的急剧扩张之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德国经济当时正面临着严重的通货紧缩,整个工业产销低迷,工厂不断倒闭,失业人口急剧增加。
正是这段时间,德国开始重新探讨自己的国家经济战略,也就是从“胡萨克”开始,德国的国家经济思想开始了新的变革。德国人终于认识到,只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于是,德国有了“国家经济政策”。
国家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这个目标在“胡萨克”时代之前是没有任何人反对的。但从那时开始,德国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某些德国教授和经济分析人士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目标太模糊,容易引起误解,甚至给滥用权力提供机会。还有部分人则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目标本来就很模糊,而且这种说法还容易引起反对者攻击。持第二种意见的人还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判断国家经济政策好坏的市场经济准则,“就不能称这个国家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
3德国与经济领域内的自由竞争
德国人很讨厌激烈的经济竞争。德国人在投资领域中不喜欢冒险。在美国,风险投资占百分之四十以上,在英国和日本则仅占百分之二十。德国人总是避开经济的过度繁荣和震荡,他们喜欢和平、安定无事的经济环境。可以说,德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平稳、安定的基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