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国语国文学什么?
有资格被称为“国语国文”的韩国文学自古仅有600年历史。在语言上,韩国使用类似于汉语的象形文字;在文学上,由于长期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韩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抒情诗、辞赋和骈体文的样式。韩国传统文学作品分文体、诗体和词体三种。 到16世纪中叶,受末法思想的影响,韩文辞赋兴起。那时代表作家有李彦春、郑耆、李祜之等人。李彦春创作的《春香传》故事完整,结构紧凑,语言通俗易懂,是韩国人民最为喜爱的传统文学作品之一。
19世纪初叶,西方文化进入朝鲜,对韩国的社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具有革新思想的文人学者着手研究西方先进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并翻译介绍到韩国。这段时间,在体裁上出现了以真实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在形式上则出现了仿西方散文体的小说。19世记末叶,韩国爆发了反对殖民统治的乙未革命,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在文学中获得反映。代表作家有金龟峰、朴齐纯等,他们提倡“爱国美文”,要求文学作品应该“发蒙挽溺”、“文道并用”,通过文学唤起人民“爱国之心”。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短篇小说和新闻报导体裁的作品,其风格与之前的抒情诗、辞赋恰恰相反,语言通俗,内容的现实性加强。
1910年,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后,日本控制的教育制度不承认韩国固有文学。这段时期,大多数韩国文学家匿迹埋名,或漂泊异域,作品散佚。但在此期间出现的现实主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日本投降后,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民族文学复兴运动一时沸腾。这期间,出现了象《草地》那样大批内容充实、风格不同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涌现了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哲学作品。
20世纪60年后期,韩国出现了一场保守的民族主义运动。这场运动中一些文学家否认过去受日本占领统治的时期,否认有独立于日本之外的民族历史。这些作家的代表性人物有以安昌根为首的“七月党”,他们主张在文学中摒弃“亲日”的倾向。60年代末,学生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光州事件”后更加高涨。这时期的作家以“保卫民族自尊心”相号召,在文学中坚决地抵制日文的滥用量。从70年代初开始,外国文学的译介、研究的地位显著提高,这种状况至今没有很大的变化。
70年代后期,韩国出现了以开放为目标的思想解放趋势。80年年代,韩国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不断经受着极为复杂的客观现实严峻考验。这个时期的文学既有在探索中走向深邃的多数派,也有固守传统或醉心于唯美倾向的少数派。现在,韩国文学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韩国文学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也已经历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