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下个学业是什么?
博士后不是学位,所以没有“毕业后”的问题。 博士后是学术岗位,不是职务。也没有“下一个学业”的问题。 博士后是一个特殊的学历,它是获得博士学位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一般2-3年),这个阶段的工作经历叫做“博士后”,而获得的学历就是“博士后学历”。
当然,这个阶段的科研工作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并不是随便一个博士都可以申请到博士后职位的。一般来说,博士后的聘用需要博士论文已经通过答辩,并获得学位;同时,申请者的科研成果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
从某种程度说,博士后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简称,表示一种在站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博士后制度”,于1985年开始试行,1995年正式建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3条规定: “国家实行劳动者日常工作时间制度。劳动者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一般情况下,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年。
虽然博士后制度已经实施了这么多年,但是很多人对这一制度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存在很多误解。 举个例子,很多人以为博士后是一种高于博士生、低于教授的等级,这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博士后跟博士一样,都是属于学位,只不过博士后的培养方向侧重于研究和实践。 在中国,博士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研博士后,一类是定向博士后。
科研博士后是指,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特定科学研究领域中进行创新研究,并在站内完成科研工作的人员; 而定向博士后则主要指那些作为重点人才进行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由于科研博士后和定向博士后所面对的人群不同,所以在报考条件上有一定差别。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硕士并选择定向报到的考生,在被录取之后就需要按规定的程序进入相应的课题组开展实验等工作了,也就是成为“科研博士后”; 而那些通过全国统考,成绩符合要求并被顺利录取的考生,一般在入学以后就会注册为正式的博士研究生,在拿到博士学位后再进入站点做研究和工作的时间就可以享受“定向博士后”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