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土木工程怎么样?
日本建筑用钢量是世界水平的几十分之一,但造价却是美国的一倍以上。 日本建筑普遍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地震多,所以对结构的耐震设计要求高;土地资源紧张,所以提倡低层小体量建筑,采用多层装配式建筑(也就是叠合梁板的结构形式);由于防火要求极高,所以日本建筑的外墙都是采用烧结砖或者纤维水泥板做维护结构,且砌块和板材在工厂预制加工成模数化的墙体,现场施工快速便捷。
个人感觉日本的建筑比较“实”,注重结构本身的表达,而不是像欧洲建筑那样强调外观上与环境的和谐。 比如日本世博会中国馆,整个建筑物没有过多的装饰,清水混凝土的质感通过光线的变化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应该能够把设计和施工本身的美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给别人,而不仅仅是建筑本身使用的功能。所以我觉得日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在日本,土木工程建筑的范围主要指对自然界的改造,属开发事业,有河川、海岸、港湾、道路、铁道、治山、环境和都市建设等工程项目,而房屋等构筑物的建造属建筑业的范围,这与国外统称为建筑业是有区别的。 据1989年全国建设业、土木工程业调查,从事土木工程建筑的企业共有24600家,比上一次调查1984年时减少了11%,而从业人数和营业额却增加了10%。
由此可见,总体上企业正在摆脱少子高龄化和不景气的影响,向组织规模大型化和高效率化转变。 近年来日本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与土木工程相关的有70%以上,仅1989年度受灾额就达8500亿日元。 日本土木学会是日本历史最长的历史学会,它以提高土木学术水平,研究防灾对策,开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建设,普及和向国际社会介绍先进技术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