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三宝叫什么?
1.澳宝(Coral) 俗称“海里的玉石”,学名珊瑚,分海水、淡水两种,有白色、黑色等颜色,以深色为佳;因含有微量元素,其价值随色泽艳丽程度和含杂质多少而变化;硬度7-8度;作为宝石,其硬度相对较低,不适合做首饰材料;因颜色丰富,寓意吉祥,常被用来制作工艺品。
2.南美玉(Amethyst》 又称紫水晶,主要产于巴西,晶体明亮通透,呈浅蓝紫色至深紫色的三棱柱状结晶体,颜色越深越珍贵;硬度7—8度;因含铁量高,其颜色会随着接触空气的时间逐渐暗淡下去,所以买回来的南美玉一定要好好保存;价格随着质量不同差别较大,但总体售价比较平稳。
3.碧玉(Green Agate) 主要产于巴西,也有产出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处的优质品种,为淡绿、深绿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碧玉岩块或透镜体,硬度65度;因为产地不同,颜色的深浅会有很大差异;优质碧玉应具有玻璃光泽,表面均匀,带有柔和的油脂光泽;在自然光条件下仔细观察,品质好的碧玉表面看上去有一定的反光效果,而质地细密、油性重且抛光良好的碧玉,表面看起来会更有光泽感一些;因为硬度较高,可用刀片刻划查看,不易留下明显痕迹的为合格品。
澳洲三宝中所谓“宝”,实际上是“草”,也就是杂草,“三宝”是指车前草、车轴草和苜蓿草,属窄叶草类。
牧草之王–苜蓿
在澳洲,“三宝”是牲畜的优质饲料,被看作宝一样加以保护。以苜蓿为例,它有超强的根系,根系能达到1.5米至3.5米的深度,能聚集很深的水分和养分,能从很深处将碳酸盐带到土壤表面,其强大的固氮功能不亚于大豆。苜蓿蛋白质含量高、消化性强、适口性好、产量高、优质而且稳定,可单独或与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混播,营养丰富,所以被称为牧草之王。
在澳大利亚,苜蓿是面积最大的饲草,广泛植于澳大利亚、北美及阿根廷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自欧洲殖民者1788年定居澳洲后,他们使用了来自英国和其它国家的苜蓿品种,使得牧草饲料条件与澳大利亚更适宜。在澳大利亚,种植苜蓿的区域包括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及西澳大利亚。通常,苜蓿在旱地及灌溉区域种植,主要用作牲畜饲料。澳大利亚牧民十分注重牧草的质量,收割后晒干打成草捆外销,每年都要对牧草进行品质鉴定。
目前,澳大利亚苜蓿种植面积约119万公顷,年产苜蓿干草约70万吨,其中40万吨用于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苜蓿干草生产国,近年来因遭受干旱、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产量出现下滑。目前,美国仍是澳大利亚苜蓿干草的最大进口国,占澳大利亚苜蓿干草出口总量的41%;日本是澳大利亚苜蓿干草的第二大进口国,占澳大利亚苜蓿干草出口总量的31%。随着中国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优质饲草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苜蓿干草的重要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