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社交用什么软件?
就说说香港年轻人用的软件吧,虽然大多数人都同时用内地版本。 因为香港的手机网络是移动的,所以用的app都是国内版本。 微信自然是必备,QQ也还是有很多人用,只是功能被弱化了很多。跟国内就是即时通讯工具不同,香港的Qq更多的是用来保存照片、聊天记录等。还有不少人用WhatsApp和Line。前者是封闭的,只允许好友之间相互聊天;后者则更像微博,是一个基于LBS的社交网络平台。
另外,很多香港年轻人也会使用国内的陌陌、探探等社交软件。但相比起内地的用户来说,他们使用的频率较低。 香港没有自己的短视频软件,所以在海外版的抖音和快手中选择。不过由于政治原因,“抖音跨境业务”已停止接受新入驻,因此在港用户只能欣赏“隔壁”的短视频。(为什么说是“隔……皮”)
除了以上,还有不少社交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等等,只是这些产品的本地化做得并不够好,因此并没有在国内受到太多的关注。 在香港,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个人联系和沟通的平台,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2014年香港“占中”期间,就有不少示威者利用社交媒体组织集会并发布抗议信息。 而今年初爆发的修例风波更是充分显示了社交媒体在此类事件中的影响力——从最初的议题设定到之后的游行聚集,再到最后各方力量在网上的舆论交锋,社交媒体可谓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