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专业怎么选择?

丘鑫香丘鑫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想告诉你,一切皆有可能! 我本科是生物科学(师范),研究生读了基础心理学,现在在从事用户体验设计(UIUX design)工作。 高中的时候,我的理想可是当一位科学家!所以本科选专业时,我一心想读生物学(当时觉得生命科学这个分支很热门,而且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最终我被首都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录取。

其实,高考志愿中,我本硕都选择了同一个专业——心理学。但因为一些原因,我并没有读这个专业。 到了大学,因为我不是学医的,不能转临床医学,所以我只能选择相近的专业,于是有了“生物科学”这个选择(其实里面还分了很多小方向,但我并不知道)。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进了这门学科的大门,开始系统地学习生理生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课程。 但真正让我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原来我以为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没想到心理学可以研究认知、情感、语言、情绪......等等各种各样的现象以及人类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于是,我再一次选择了心理学,并且从此与它结缘。 如今,我在从事着与心理学有关联却又不一样的工作——用户体验设计。虽然与最初想象的有所差别,但一切又似乎刚刚好,我可以在做设计的同时学点心理学知识,而在做心理学研究的时候可以运用设计思维去解决问题。 好像一切都没有走错路,我的梦想只是换了一个称呼继续前行而已!

单于博钰单于博钰优质答主

选专业和考研选专业以及就业选专业有一定的区别,这些区别体现在:因为休学、入伍等情况导致大学同学进度和自己不一致,有些专业在其他年级不开设你必须尽快选择好专业、你不得不在不是非常擅长的专业下学习但又不能荒废学业等等。在大学时选择专业更多的考虑在于如何在专业难度、将来就业、个人兴趣、避免尴尬等因素中找到平衡点,毕竟换专业往往是被动的,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以及思考的事情。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那么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平时的一些爱好等寻找自己的兴趣。在选择专业时考虑好和自己兴趣爱好的吻合度,尽量选择更符合自己兴趣的,这样能更好的投入学习并完成学业,防止产生一些厌学、逃学甚至退学等负面效应。

其次,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自己的就业。兴趣固然重要,但为了自己将来的就业,还是得要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选择一些就业相对容易、发展前景相对较好、社会需求相对较多的专业。大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未来能在社会立足,能够获得一份工作并依靠工作养活自己,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当然,就业不是指去选择一些所谓热门专业,而是根据个人综合素质等考虑后选择的就业相对较好的专业。

最后,选择专业时要防止尴尬。尴尬不是指选择一个别人眼中差的专业而是指选择一些在上一届或者下一届有自己大学同学的专业。大学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己学会相处的阶段,如果和自己学习在一个专业有很多的高中甚至初中同学会严重阻碍大学生在大学交际圈的拓展。大学是人生一段非常重要的时间,要充分把握好,要珍惜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