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诞生过诺奖吗?
有,而且不止一位! 刘东先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他最出名的成就可能是提出了“配位场理论”,这个理论在解释金属有机化学中的许多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他还发现了铁络合物的磁矩和构型的关系。 他最著名的成就是1982年和合作者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是历史上获得该奖项的第二位华人科学家(第一位是李远哲)。他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工作是金属有机化学领域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除了科研上的成就,刘东还培养出很多杰出的人才,他的学生中很多人都是在相关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专家,包括另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等。
刘东是我非常崇敬的科学家,在我读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候曾受益于他的多本著作。他是一位朴实、严谨、勤奋、谦逊的人。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刘东祖籍广东中山,生于1935年4月27日。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保送上研究生,在北京大学理论化学研究室师从周树槐教授,学习分子轨道理论和计算化学。
1961年至1962年到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跟随苏联著名化学家B.M.库利科夫(Kuliakin)学习配位化学。1962年至1968年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68年至1978年任北京第五十七研究所研究员兼室主任。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92年起兼任北大科技实业总公司总经理。
1993年起担任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董事。刘东于199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首批“荣誉博士”称号,他还是美国化学会及英国皇家化学会资深会员,曾任国际配位化学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