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很难考吗?
作为在MIT上过两年学,在其它学校混了4年的学渣,我可能比一般人更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要区分不同国家的申请难度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而全的超级大国),所以我只谈MIT在本科阶段对国际生(即非绿卡申请人)的要求。 首先,从录取数据上来看,MIT近几年的本科生入学人数为1870人左右,其中国际生的比例为32%左右,从这个数据来看,MIT的国际生录取率大概是在6.5%~7%之间。
当然,这个比例低的吓人,但是请注意这仅仅指的是被MIT直接录到任何专业的国际学生比例,这个数字其实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MIT的大多数课程是用英语授课的,绝大多数教授也都是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写作的,所以非美国本土的学生要想在美国读MIT要比其他人付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跟上教授的进度并最终在考试中及格。这一点可以从MIT任何专业本科学生的GPA分布情况来看: 在所有的专业中,MIT计算科学和工程类的三个工程专业(机械,电子,计算机)的GPA是中位数最高的一个群体,能够达到3.7/4.0的GPA,然而这个GPA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讲仍然是遥不可及的。因此这些学科在非美国本土的申请者中所占的比例也就非常低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即使能被录取到MIT,也不代表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拿到高GPA了,因为MIT是严进严出的,学生一旦进去就要做好花血本拿高GPA的心理准备。 因为MIT的课程是以理工科为主,所以我就以理工科的GPA情况举例,MIT理科本科课程的GPA中位数是3.5/4.0,文科的GPA中位数是3.3/4.0。如果考虑到MIT本身超高的GPA标准的话(一般来说,能够被MIT录取的同学GPA都在3.7+/4.0+的水平),这个排名10%~20%的人获得的GPA仍然不是很高。 以我们CS专业的选修课TUTORIAL CS50为例,这门课是MIT和哈佛大学合作开设的,由MIT的教授和哈佛的教授一起上课并打分,每个学期的选课人数大约是1000人左右,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门课大概有20个左右的国际学生可以获得B以上的成绩,10个左右可以拿到A的成绩。虽然这样一门看似简单的课上完以后绝大多数同学都拿到了很好的GPA,但请留意这个课程是没有学分且不能计入毕业的GPA要求的。也就是说想要获得这门课程的高GPA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并承受很高的考试压力,而且这样的投入与收获在MIT很多课程都是大同小异的。
上面介绍的所有GPA的情况都是以顺利毕业并且修满所有学分为前提条件的,如果有任何一个学分没有修到或者没有通过,那么获得的GPA就会全部清零,之前所花的时间与精力也全部白费。 MIT的确是非常的难考,但是既然能被MIT录取的话说明你的学习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只要你在大学期间能够好好利用MIT的资源,然后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提高你GPA的话,你的升学和就业前景都是非常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