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什么叫做评分?
国外的评价体系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教育体制和国外的录取机制导致的。 一般来讲,国外大学的评价体系主要衡量学生三个方面的素质:
1. 学习能力(Academic Performance) 这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何组织你的论文和presentation也是考察的方面之一。 一般学校会通过平时作业、小考和大考的方式来给你打分。
有些专业会有final project或者final paper来对你本学年所学的内容进行测验,这些都会作为最后评定是否通过的成绩。每个专业对学分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是30分,有的是40分,也有的是50分,学分是评定的最终标准。有的学校还会有自己制定的评分标准,比如对某项作业有没有特定的格式要求或是对某个单词的数量有无限制等等。如果学生们在入学之前不详细了解这些细节的话,很有可能出现分数算错了的情况。因此建议大家向学长学姐打听清楚,也可以翻看一下往年学生给的review,了解以往的评价标准。这样就算有差别,也不会差很多。
2. 学习能力(Aptitude) 这主要指学生在本科期间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程度。会包括对你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逻辑推理(logical reasoning)等能力的测试,也会包括你日常作业及课程考试的分数。 有的学校会把这部分内容和上面的学习表现进行区分评价,但有的学校会把这两类都整合在一起计算最后的成绩。
3. 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Attributes) 这部分测评的主要是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软技能。一般会包含在实习或者志愿经历中,有的学校会把这些经历单独列出算分数,有的则会把这些成绩加到你原有的GPA里面。 由于各国的教育体系不同,各国的学校对学生培养的理念也不同,所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加上各个专业的要求又有区别,所以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给各位同学们具体讲解到底哪些情况会导致你GPA的降低以及降低的程度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