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课后答案去哪找?

金琥乖金琥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我自身经验来讲,上课听得云里雾里,课后只能靠作业来理解。 然而有些老师留的课堂作业就是让你抄书!!!(愤怒的小声BB) 所以找到答案的关键在于自己怎么利用这些时间。 如果像题主一样没时间刷TPO的话,我推荐一个网站,绝对白给: 这里分享下我在留学路上踩过的坑和积累的血泪经验——如何找课、如何选课、如何选择教授以及如何避雷。

1. 选专业的时候不要只看专业名称而忽略了课程列表! 比如很多人想到“商学”就会选择BUSINESS,然后看到下面有一堆课程名称像MIS203这样,就选了MIS203。但是很有可能你本科学到的是MIS2XX系列,但是研究生是BA/CS/DS等等,因为不同的院系对同一门课程的叫法都不一样。就像我一同学本来想学CS,结果入了数据科学的门,还以为自己学了计算机... 举个栗子: 以UW的IEOR为例,在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cs的项目下有两个方向分别是Computer Engineering(CE)和Operations Research(OR),其中OR又分为Analytics和Decision Sciences两个小方向,每个方向有对应的专业课,如下图: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晕了?其实不用管这么多,只要记得一点: 先选专业再选校,看好每个学校的核心课程是什么,避开那些上课听不懂的老师就好啦! (虽然这样可能会错过一些大牛教授...但留学生活也不只有科研啊...)

2. 选课时注意看学分数量和课程难度 同样以UW IEOR为例,一共有5个项目的设置(包含两个双学位项目),每个项目基本46个课时,相当于1-2个月的时间,修完所有学分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有的学校会有prerequisite的要求,一定要看清是否与本专业的prereq匹配!否则白白浪费钱还无法修到这个学分。 同时要注意每个项目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各是什么,如果刚好有你喜欢的教授和感兴趣的方向那就再好不过了~

3. 注意看课程设置,了解每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导师研究方向是否有重合,这样可以提前做一下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