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博士好申请吗?
本人工作多年,成功协助不少人拿到了香港,英国,德国以及澳洲等地大学的offer. 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 先说一下结论: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合格的英语能力,申请博士还是很有希望的! 但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对申请人的要求并不一样,部分专业甚至要求申请人拥有硕士学位和较高的GPA。在准备申请资料的过程中一定要留意所申请项目的具体要求。 下面我以自己申请香港的master by research的例子来讲讲具体应该怎么做吧~希望能给题主一些启发和帮助~
1.选校定位(2个月) 这个环节最重要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你想往哪个方向发展、哪个院校适合你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比较建议大家在申请之前先想好到底是要申请Master of Science (MSc)还是 Master of Philosophy (MPhil),因为两者最终获得的学位是不一样的哦(一个研究型,一个授课型)。
一般来说,申请PhD的话是要有足够的理由和根据的,如觉得自身背景不够好,又想申请到好的学校,就可以从MPhil开始读起。如果申请成功了,那么在研究生阶段你就拥有了PSW签证,可以在毕业后留英两年找相关工作来积累经验啦~但前提是你的研究方向要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并得到他的认可喔~ MPhil的申请流程基本与PhD类似,不过会比PhD简单一些。
一般我们建议申请者尽可能申到排名靠前的学校,这样才能保证你将来的学习能够获得较好的资源,同时毕业后找到工作的概率也会大很多。 因为我原本就计划着读博,所以从一开始定位就已经是PhD了。
由于对香港的大学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先申请了5所内地的大学,后来再补充一些其他港校的课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想让我的申请有备无患,万一有一所学校没录取我,至少还有其他的学校选择。 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无论申请Mphil还是Phd都应该尽可能早地做好规划,尤其是想申G5名校的同学,越早准备越有把握! 在确定好目标后,你就可以开始收集学校信息,看看目标项目是否对你开放,以及该项目的录取率如何、适合什么样的学生等等。 关于选校定位我有几个小tips想和大家分享: a) 多看往年offer holder的背景情况 b) 多看目标项目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 c) 参考目标项目学生的本科背景 d) 查看目标学院/专业的招生数量 e) 了解目标课程/学院的教学模式 f) 评估自身背景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g) 请教有经验的申请辅导老师或前辈 h) 多收集信息,进行理性分析 当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要考虑学费、地理位置、教学风格等等因素呀~
2.文书材料(30天) 在我看来,文书材料的准备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一切外在的条件(如院校背景、成绩、语言成绩、实习和工作经历等)都是外在条件,而文书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拿到学校的offer. 好的文书材料要能够让阅人无数的招生官看到你的潜能和亮点,从而对你心生好感,给予你录取的机会。 所以文书材料一定要尽量展现你的优点!避免暴露你的缺点!
对于申phd的学生来说,除了需要准备常规的文书材料(CV, PS, RE)之外,还要多关注目标学校和专业的requirement,看是否需要写作sample或者面试等等。 在撰写ps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内容清晰,重点突出; b) 字数适宜,条理清楚; c) 结合个人实际与未来规划写好职业规划; d) 重视结尾的收尾语,合理利用好首尾段;
e) 重视文书的质量而不是片面追求数量; f) 不盲从,根据自己的特点写好文书。
至于cv和其他文书的材料编写也是一样的道理,注重内容的质量,扬长避短就行啦~
3.申请材料(1-4周)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学术材料(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推荐信)及英语语言成绩(雅思,托福,PTE etc) 这部分材料主要是验证你本身的条件是否符合学校的申请条件。
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要求都不同,有部分学校或专业会对申请者的成绩单做出特殊要求,如必须提供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如985高校的所有本科专业都必须提交必修课的成绩单);也有部分学校会要求提供本科的全部成绩单(含所有科目的GPA),因此大家需特别注意。
语言成绩的准备的期间相对较长,可以尽早报名参加考试。注意一定要考相应的A类或GMAT,不要考错了啊~
4.申请等待&放榜(2-4周) 这是最捉迷藏的时间段,也是最消耗耐心和自信心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你或许不断会被各种各样的消息所干扰,焦虑自己的情绪,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拒,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但我还是想告诉大家,放平心态,积极准备,说不定你就是那个幸运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