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冬令时什么意思?
“夏令时”和“冬令时”的叫法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各国都希望充分利用夜间时间进行生产作业并节约照明用电,于是将时钟调快一小时,实行“夏令时”制度。战争结束后,许多国家继续沿用这一制度,作为节省能源、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手段。 1970年和1986年联合国两次召开气候变化大会,均建议取消夏令时,因为其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问题。2005年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废除夏令时,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宣布永久停用夏令时。 但是也有一些国家保留或正在研究引入夏令时。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亚。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节能计划,到2030年时,该国有望减少45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每年减少3.2亿公升汽油的使用,或者每天减少超过100万个汽车尾气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澳大利亚计划通过推广节能设备和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等方式来节约能源。但是,对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捕获和封存等技术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从2008年起,澳大利亚曾两次短暂恢复夏令时。一次是从2008年到2009年,另一次是从2010年到2011年。但这两次试水都以失败告终。 此次改革受到的关注更多,讨论更为激烈,原因是澳联邦政府打算给行业和企业提供经济激励措施,帮助它们转向“绿色”能源。
此次改革的另一个焦点是时区的统一问题。目前澳大利亚有两个时区——西部标准时间和东部标准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早3小时),全国没有统一的时区让旅行者和商务人士非常不便。有人呼吁合并两个时区以方便交通;而另外一些人则担心这会给零售业带来灾难,因为东部和西部的零售商在销售商品时将很难确定准确的营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