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专业学什么的?
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管理学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偏向于“实用主义”,不像经济学、数学这些基础学科那样注重于理论的建立和推导。 管理主要研究的是“人-职”匹配的问题——人在组织之中如何发挥最大效能,组织如何发现合适的人使其价值最大化。由此延伸出来对“组织”“人力”的研究,再进一步引申出关于“商业环境”“创业创新”“领导行为”“营销”“财务与会计”等具体领域的研究。 在具体的院校开设的课程设置上,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课程设置有较大差异(因为老师个人会有自己的研究倾向),但总括来说,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原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管理学院开设的核心专业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统计学》《数据挖掘》《金融工程》等等。每个学期有每个学期的必修课,比如大一学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三就不必再学这些基础课了(但是会学更高级的理论)。
除了一些公共必修课外,不同的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也有区别。比如说会计学专业会在大二的时候学习《审计》这门课程,而商学院则会增加《公司理财》《投资决策》等课程。 管理学的课业压力没有理工科那么大,也没有文科那么泛,是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比较好拿捏的一门学科。在人大这样的综合名校里,管理学的授课老师们都是学术界的大家,讲起课来趣味盎然深入浅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与大家分享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