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音乐学院有哪些专业?
作为在加拿大学习和生活了近10年的中国人,以我的观察来说,加拿大的音乐教育体制与国内的大相径庭——并不是把音乐家当成一个培养的目标,而是更倾向于把所有学音乐的人全培养成“乐手”(即演奏乐器)。 在加拿大,学习声乐的人很少,而学习乐器的人数很多;学校里开设的音乐学院也大都只有音乐系和戏剧系,而没有单独的声乐系,像在渥太华大学,甚至连音乐教室都没有,所有上课的地点都是在大楼里的普通教室(如下图)。而且即使是主修声乐的人也很少,在安大略艺术院校只能考到两个名额,而这两个人还要一起分一个老师来上专业课(因为每个老师只能带两个学生)……所以在加拿大要找到一个好的声乐老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极少数有极高音乐天赋能走专业的路线外,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具备一些表演的能力。
我在加拿大读大学时所在系里的很多同学都会利用周末去各大音乐节上表演或在酒吧里弹吉他唱歌,有一些特别优秀的还会被一些乐队聘请做职业吉他手。但这些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他们的发音、音准和技巧可能都不合格,但人们还是会为他们热烈地鼓掌。 我曾问过他们为什么不需要找一个专门学声乐的训练一下声音,他们的回答是——没有人有时间去专注于一个并不属于他们职业的方向。而在国内,有很多朋友会花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寻找好的声乐老师练声,努力练习歌唱的技巧。但在加拿大,大家不专注在一个方向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
1. 学音乐的学费太贵了!(在加拿大的音乐学院,一个本科学位基本上要花掉150万至200万人民币的费用。)
2. 学音乐的压力太大了!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把这个当作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如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对以后的人生也没有任何的影响。因此他们反而更能够放松下来,享受自己现在所热爱的事情。
3. 学音乐的时间太长了!从初中就开始学习钢琴或者小提琴等乐器的话,一直到大学毕业拿到学位最起码也是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毕业后找工作又很难找到与音乐相关的工作,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 在加拿大学习音乐的人虽然数量不大,但是每一个学了音乐的人都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把音乐变成自己的一项爱好和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