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国教会学校好吗?
我1973年进入北京崇文门教堂举办的培新学校,读初一。当时中国刚结束文革,各行各业百废待兴,而我的父母正是有幸能在工作岗位上再起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政策下,我们这些受教育的子女自然是最优先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当然作为教会学校,其首要目的自然是传教,每一个入学的学生都需要接受每周两节的宗教课,学习《圣经》和赞美诗,还要参加周末的教堂礼拜活动。但这些对我来说并不痛苦,反而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也由此成为了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作为一个外国人教会学校,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从生活到学习都有很多的规定,需要学生完全遵守并执行。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好处——学生们养成了良好习惯并受益终身,如独立生活、自己打扫房间、自己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等。
除了宗教及英文之外,校方还要求我们必修汉语和中国历史,因此我们的中文水平提高得很快,这为他们此后能够很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另外,因为西方教育体制的特点,学校里的课程并不是很深奥,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就能掌握知识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不过最让我觉得受益终生的还是他们一直强调的“真善美”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你要成为真实的人(真诚、正直),你要做高尚的人(有爱心、有正义感),你将是美丽的人(拥有美的灵魂、美的表达和美的创造)”。
虽然后来离开了教会学校,进入了公立学校读书,但“真善美”依然是我毕生追求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