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用的什么货币?
澳大利亚没有自己发行货币的权限,所以他们的货币就是英国央行发行的英镑,但在1967年时,澳洲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曾将工资及补贴以澳币计算(但实际发放时由银行按当时汇率兑换成英镑),这导致澳洲国内市场出现了大量“假”澳币(因为其实际价值比面值要高很多)。于是从1968年开始,澳洲政府开始自行设定利率,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的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澳洲经济又出现通胀,为抑制通涨,澳洲央行实施了紧缩政策,将利率定为8%。由于当时处于石油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而澳元对美元汇率的上涨会促使进口商品的成本上升,加剧通胀,所以当时的国际舆论一致要求澳洲政府采取加息措施遏制澳元升值,然而当时澳洲正处于经济繁荣期,加息无疑会给这个正在腾飞的经济体泼一盆冷水。
于是在1983年到1984年,澳洲央行把利率从5.5%一直调到10%也没有止住人们对澳元的热情,在1984年末甚至一度达到了13%的历史最高值!面对如此高的利率,澳洲政府坐不住了。他们觉得如果放任不管,高利率会对刚刚起步的地产和消费信贷造成不小的打击。于是他们向央行施压,要求降息以刺激经济发展,随后在1985年年初,央行的基准利率下调了2个百分点到11%。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降息直接刺破了股市的泡沫,进而引发了澳洲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五”,整个股市在当天直线下跌,金融系统濒临崩溃。此后几个月,在连续降息至5%后,澳洲央行终于成功阻止了恐慌情绪的蔓延。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虽然央行依然可以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进行调控,但已经不能像80年代那样为所欲为。2013年起,澳大利亚连续四次上调基准利率,目前处于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