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u研究生几月开学?
新开的MFE(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项目,是去年九月开的吧好像。 之前没了解过这个项目,所以也不多透露什么。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项目比msf和applied econ要好很多(起码在师资上是这样的)。 首先从课程方面来看,mfe的课程设置确实很quant,必修课里面就有随机过程,时间序列,计量,优化,数值分析(复变函数和偏微分方程)等。因为是有一定quant背景的嘛,所以这些课的难度都很高。不过项目里也有很多其他方向的同学,比如金融,经济,统计,数学,物理等等,大家的背景各有不同,所以也会有不同的讨论组和社团活动什么的。而且因为开设的时间不长,同学之间的熟悉程度还没那么高,所以交流起来还是比较有话题的^_^
关于老师,因为刚过来不久,所以老师的名字和具体研究方向我也不太清楚……反正都是大牛就是了(哥大本来就是牛校啊)。。。不过根据我有限的上过的课的经验来谈的话,老师真的都超级好,有问题去办公室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而且会在课上就帮你把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课后基本不用花什么时间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因为我是17年9月份来到美国,然后18年10月份毕业,所以期间经历了两个学期。我感觉这两个学期的学习经历蛮不同的。 第一学期(17-18),因为我是在smu读的bachelor,所以在这边上的课基本上都和quant有关。那会刚刚结束掉本科的所有课程,正跃跃欲试地想接触新领域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mfe的项目。因为本身对quant也是很热爱的嘛,所以当时觉得这项目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于是就很兴奋地开始了这个项目的学习。毕竟是用着这么高的GPA和这么好的学校来的,所以一开始上课还是有点傲气的——我觉得我学的东西比同门都深好多(其实后来的学习中证明我是真的很naive),所以课堂上的发言也就比较积极,经常跟老师进行一些学术上的探讨…然而很多时候我的想法不仅得不到同学的赞同反而会被同学反驳…就这样子,第一个学期的mfe学习生涯在我各种不服气中过去了。
第二个学期(18-19),因为经过了一个寒假的深思熟虑,加之看了不少职场美剧,如“女超人”,“超胆侠”等等(别问我为什么看这些剧。问就是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quant trader),最后终于认清我自己其实就不是一搞quant的那块料…于是我终于放下包袱,专心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并且成功get到了新的技能点。比如说学会了如何阅读和理解文献(虽然以前也在搞科研但是真正系统地进行文献阅读和书写还是在这边),还有如何有效率地利用netflix和youtube来学习新知识(真的是学到很多新知识哈哈哈),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和不同的人进行高效沟通(这个真的是学了好几节课才学会的hhh)。
总之,不管怎么说,因为最终目标依然是就业,所以在完成基础学业的同时,能学到的实习工作技能也是必不可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