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招生中国学生吗?
不招,而且以后也不会 就现在英国本科的申请形势来看,中国学生的竞争力在逐渐减弱。主要原因是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性导致的。 我们先来看看国内高考学生申请的难度。 以牛津和剑桥大学为例。根据官方统计,2017年申请牛剑的中国大陆学生共368人,获得offer的有265人(其中40人被牛津录取、95人被剑桥录取)。但到了2018年,申请牛剑的中国大陆学生共有433人,获得offer的有307人(其中50人被牛津录取、114人被剑桥录取),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而在2019年,这个数据分别为406人和305人。
可以看到,中国大陆申请者数量在持续下降,而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地区的申请者在增长,以印度为例,其申请人数从2017年的107人增长到2018年的123人,增幅达15%,而来自东南亚的申请人则从39人增加到51人,同样增长了35%。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学生与全球学生间的竞争,正在逐渐地被缩小到一个圈子里——同样是亚洲学生,尤其是同为华人的我们,正被越缩越小。 但这是正常的,因为教育制度的差异导致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一局势。 再来看看外国留学生在我国的申请难度。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到66.57万人,同比增长了5.06%。其中,自费留学的人数达到了59.66万人,同比增加4.67万人,上涨0.78%。
我国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留学人员回国就业,保障人才地位。同时,一些大城市还为海外归国人员和境外高校毕业生给出了落户加分政策。但即使是这样,外国留学生的申请难度仍然比我国高考的学生低很多。 以伦敦国王学院商学院举例,该学院开设的MSc Finance专业对中国学生的申请要求是:GPA成绩不低于85分,雅思总分不低于7.0,小分不低于6.5。 而同一所学校同样的项目对国际学生的要求是:GPA成绩不低于85分(商科对GPA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雅思总分不低于7.0,小分为6.5。 可以看到,除了GPA外,中方的语言要求要比国外高校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