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学习金融?
因为美国的金融行业,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行业” 先说说美国券商如何挣钱(主要盈利方式)吧,以高盛为例: 高盛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客户收取手续费(Nontaxable)然后支付佣金给做市商(Margin payment to market makers,这部分是taxable收入): 以10亿美元的股票托管账户来计算的话,每年光手续费和交易费用的收入就有7500万美元!这还是taxable的收入哦,还没算那些私人的family office,以及对冲基金等客户的收入呢…… 美国券商主要是通过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来收取服务费,这些建议包括:买什么,卖什么,什么时间卖,什么时间买,买多少,卖多少 当然这些服务是需要人来提供具体操作的,因此会存在人工成本支出,但这些人工成本基本上都会体现在这些服务的收费中,也就是说这些人工费用基本是cover掉的,不会额外再收一笔高昂的费用(在美国除了保险和律师这种特殊行业外,基本上没有那种收服务费还额外收一笔成本费的套路了) 当然你要说这些服务都是自动完成的量化模型什么的也没有人操控,那这么说吧,不管是什么模型,需要人建立也需要人维护,需要的成本终归还是会客户头上。
至于那些所谓的新兴市场股票,ETF,期权期货等产品,基本上这些产品的风险控制,合规,头寸管理,基本也都是有标准模版可寻的,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并没有那么高的技术门槛,只是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和掌握而已,但无论如何,这些东西最终都需要客户来买单。 其实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阐明一点,美国的券商(以及绝大部分其他行业),本质上就是靠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报酬,因此从商业本质上来说,没有任何理由去坑客户的钱。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坑钱”的意思是指不存在欺骗客户,隐瞒信息之类的行为,毕竟华尔街的人每天也是要按时按点上班,晚上回家也要担心被老婆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