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生毕业难吗?
我19年博士毕业,经管院,本专业,北京某普通学校。 先说结论:不难! 但是! 请记住我是有前提的! 本专业、普通学校、2019年! 现在情况如何我不了解,但是当时在我们系(经管)是很好毕业的。
先说答辩,我们系是没有论文要求的,也就是说不需要发paper就可以顺利答辩,结题拿学位。当然,如果有paper那是锦上添花。 我和舍友是两个寝室一起毕业的,同一小组。我们一组6个人,3个外校,3个本校。
先说一下背景知识:我们这一批是17年入学的,19年毕业。但是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是2014-2018.因为期间休学了两年(为什么休学后面会讲)。
到19年的时候,我们的毕业论文都是已经修改了好几版的,成熟度极高。然后学校的答辩委员会由5位博导组成,每人负责一个方向。我的论文属于应用性质,因此由一位博导负责。在答辩的时候,这位博导并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意见,都附和着答辩主席的观点“通过!”。
虽然导师一直跟我要paper,但是我始终没有发。原因有三点:
第一,我本人对paper的内容并不喜欢。
第二,我在读研期间做了两份实习,想将二者结合发一篇top。但是在投递材料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有一篇文章没有收到回执(就是文章录用通知)。
第三,我的毕业设计属于应用研究,需要实践单位同意发表,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单位不愿意配合,因此只能作罢。 在研三那年(即18年)我为了找工作四处投简历,其中不乏国开行、中信证券这些大企业。由于自身资质一般,因此只拿到了一些中小型企业的offer。在19年初入职,于是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工作。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你休学了两年是不是会影响毕业?答案是肯定的。在研究生的第二学期(即16年)我就开始联系导师商讨实验方案。但是没想到中途出了意外,在17年的暑假我被迫中断了实验,返回学校。
因为休学手续未办完,因此无法继续留在实验室,无奈只在办公室打杂至18年春天,在此期间多次向导师表示想要重新启动实验,然而导师似乎早已忘记当初的热情,每次都只是淡淡的“嗯,好。”直到18年底才终于重启,而我也因此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间。好在公司比较有人性,给我安排了兼职的签证,保留了我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