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大使馆还是领事馆?
一般情况,签证的申请和签发是由使领馆来负责的。但是也有一些个例是例外的情况。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美国是例外的典型之一。 在全球拥有50多座驻外使领馆的美国,却只有326个签证受理地点,不及中国的1/4。而且,这些地点只分布在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部分国家。
在非洲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中,都没有美国的使领馆。而一些与中国有直航的国家也鲜有美国使领馆的身影。例如在日本、韩国及新加坡等国,都只有美国驻日、韩及新使馆的领事部门提供签证服务;而在香港则只有一个领事部以及一个总领事馆(位于广州)提供签证申请业务——虽然这里本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在美国国内,所有签证申请都必须到华盛顿特区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及领事馆进行。 美国为何不在自己的地盘设立大量的签证机构呢?这主要是由美国自身的移民政策决定的。
美国在1986年开始实施《移民和国籍法》的改革,推出了“移民配额制度”,又称为“名额分配制”或“绿卡配额制”,以每年7万人的移民配额限制外国居民成为美国公民,并平均分配到各州和各地区(包括海外领地)。 但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全球化加剧,各国移民流向趋于一致,因此各州的移民数量差异逐渐缩小了,于是美国开始修改法案,将原来的配额制度和实际人数挂钩,并根据人口的变动而调整各地的配额比例,但各地仍维持原来的名额分配方式不变。
这样,纽约等发达地区获得的移民配额反而比人口更少的地区更高。由于这些地区的移民大多选择留在原地生活和工作,造成美国的资源集中在少数地区、当地物价上涨、房价飞涨等问题,同时也使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遭到破坏,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所以美国人干脆索性不再在这些地区设置使领馆,直接让申请者自行前往华盛顿特区办理手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