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校最多城市?
根据统计,在2016年至2017年间,申请英国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增长了38%;申请英国研究生的中国学生数量增长了50%。 在这样高速的增长下,中国学生已经逐渐取代了印度,成为申请英国大学本科人数的榜首,而硕士阶段,虽然印度仍旧领先于中国,但中国和英国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除了整体数据,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985高校”与“211高校”的申请数量差距并不大。这也许是因为近年来英国大学对国内大学的list做了限制,非list内院校的学生申请英本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大部分985/211学校都在list之内。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顶尖高校学生的实力和潜力。
当然,也有部分同学是奔着G5院校(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去的,这些学校的录取要求往往更高,能拿到offer的人自然也少。 但即便是G5院校,也并不是人人都能申请成功——以牛津为例,在2016年至2021年间,总共发放了469份offer,平均每年约发放58个offer。而在2016年,牛津一共发放了608份入学通知书,也就是说,在2016年以后,每一年都有大量申请人无法最终斩获offer。 对于这些被牛津拒之门外的申请者来说,他们的Offer Letter上会写明原因:是学术能力不够(scholastic ability)还是申请材料有瑕疵(procedural irregularity)。
据我们了解,大部分被拒者的学术背景都很优秀,而被拒的原因是申请材料准备不充分、存在瑕疵。如果同学们认真准备申请材料,提高成功率,其实是非常有机会的!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申请者正在越来越多地递交PS(个人陈述)。
之前在英国,大多数学校是需要申请者提供两份PS的,分别用来申请预科和本科,而研究生则需要额外再写一份PS。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允许申请者只用写一篇PS来同时申请所有课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文书的准备需要更加用心,而且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因为好的文书能够让你成功脱颖而出!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不管是申请本科还是研究生,越早准备越好。因为很多优质的学校会和优质的企业进行联盟,在招生的同时也会考虑将来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问题。所以早早开始准备,你的目标专业和院校才会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