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卧龙岗华人多?
我是来纠正一些错误的,也说说为什么华人多的原因。 首先,Wollongong不是“小悉尼”;第二,当地华人确实不多,在总人口20多万里只有3万左右华裔;第三,没有大量华人在做餐厅厨师、建筑工人和超市打工。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很多人认为wollongong有好多华人的呢?
原因就是上面说的,在人口20多万的城市里,有3万华裔是很正常的比例(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2016年每100个本地出生的人里面就有7.4个华裔,这个统计没有包含任何移民)。而很多新闻里经常拿悉尼来说明澳洲有多少华人的原因是,在悉尼150多万的人口里有大约28万华裔。也就是说,在悉尼100个人里就有6个以上是华裔。这个数字显然是偏高的,也是不合理的。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下意识的用“多少人拥有中国血统”来计算华人群体的大小,而忘记了计算这些人的二代三代甚至更多代后裔的数量。以我为例,我的上溯4代的祖辈都是广东人,但是到了第五代我的祖先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澳洲本土出生并繁衍的(也就是我的父母这一代)。这时候再算我的族群比例就会高了很多倍。同理,在悉尼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用“多少人拥有中国血统”来计算,结果自然比实际高出很多了。
另外说一下为什么wollongong华裔没有都在餐厅做厨师或工地做装修工的原因。这里可以说一下我父母的经历作为例子。我爸爸的家族本来是在中国经营饭店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八十年代初)为了过来澳州打拼,就把所有饭店产业都变卖了,然后到澳洲学习创业。他们最初在悉尼东边租了一个小餐厅做中餐,后来慢慢发展到有两家餐厅,一家火锅城和一个中菜馆。但因为时代变迁,加上年轻人喜欢西方饮食,加之竞争厉害,生意慢慢不好做。他们最后把餐厅都关了,来到wollongong,重新做起火锅店,同时因为当地华侨比较少,就开了中餐馆和外卖店。而我妈妈一开始就在这里做帮厨,后来学了火锅技术,成为了一家火锅店的主厨。
但我父母的经历并不是普遍案例。能在中国成功经营饭店的在海外也同样容易成功。相反,那些初期在海外发展时选择做底层工作的(比如我是厨师,我就很容易找到工作)往往后期的发展并不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