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专业是什么时候开始?
“跨文化研究”这个名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只有150年左右的历史。在20世纪初之前,外国语文学在学术体系之中地位颇为低下,一般被视为培养外语人才的专业,少有对文化进行研究的尝试。
最早探索异文化领域的是德国人,他们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编纂反映他国风俗、民情和文化习俗的百科全书。而英国人在1837年开始出版《民族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一做法很快就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
1865年,英国人创办了牛津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这是西方学界第一次将东方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来进行建设。同一年,法国汉学家沙畹(Édouard Chavannes)编辑了《中国史档案》(Histoire générale de la Chine)第一卷,开始用西方学术规范来整理中国的历史文献。他的学生伯希和(Paul Pelliot)于1906年发现了塞林娜公主墓,并带回许多珍贵的文物和书写材料,对中西文化交流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1900年前后,美国开始出版《东方指南》(Oriental Guide)系列,向旅行者介绍亚洲各国的风土人情;而1901年创刊的《亚洲研究杂志》(Journal of Asian Studies)则成为亚洲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 除了欧洲和北美洲以外,日本也是亚洲开展比较早的跨文化研究所重视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积极吸收西方的文化和教育,大力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段内其国民普遍都有学习外语的热情并在异国文化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1894年,东京帝国大学设立东洋史讲座,后发展为东洋文化研究所,所内设立了阿拉伯语、梵语等研究室,开始了对东方学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