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悉尼指的是哪些地区?
从地理概念上来讲,“大悉尼”并没有明确的边界。 通常人们提到的“大悉尼”(Greater Sydney)实际上是指悉尼都会区(Metropolitan Sydney),这里指的“悉尼”实际上是Sydney Basin(悉尼盆地)。这个盆地北接新南威尔士州北部丘陵地带,西接蓝山山脉,南邻海岸带,东为悉尼市中心。整个悉尼盆地被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的基奈山脉所环抱。 而“大悉尼”的边界,则取决于你所指的“悉尼”是什么。若把悉尼都看作是悉尼盆地的延伸,那么“大悉尼”的边界就与悉尼盆地的边界基本一致;如果把你所说的 “悉尼”定义为包括邻近地区的整个都会区,那么“大悉尼”的边界就要包括更多地区了——比如Gosford和Wollongong都要包括在内。
事实上,根据1970年《悉尼城规划》(City of Sydney Planning Scheme),“大悉尼”的范围包括了整个都会区以及邻近的地区,总共有4653平方公里。而在2011年,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全国城市区域统计地图集》(Pilot Atlas of Australia's Urban and Regional Areas)中,“大悉尼”的区域范围已经扩大到包括卧龙岗(Wollongong)、科巴姆(Cobaram)、杰拉德(Grafton)等在内的新南威尔士州的东北部,以及包括柯芬斯通(Kogarah)在内的昆士兰州东南部的一些地区,总面积达到6819平方公里。
要弄清楚什么是“大悉尼”,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才是“悉尼”?第二,谁又是“我们”?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谁是“大悉尼”的一部分而谁不是。 对于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地理上的悉尼盆地。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就没那么容易回答了。因为“我们”可以是任何一个拥有足够多人口,并且这些人口足够集中,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或城镇。在新南威尔士州,任何一座城市的人口只要超过3万就可以称为大城市(large urban area),而任何一座城区人口在6万以上的城市都可以称作“metropolitan area”,也就是所谓的“大悉尼”。 根据1970年规划的《悉尼城规划》,作为“大悉尼”核心的“悉尼”范围包括:
(一) 悉尼市 (City of Sydney)
(二) 内西区(Inner West),由坎宁安议员于1890年创立,包括帕拉玛塔(Parramatta)、埃利奥特湾(Elliotts Cove)、乔治王镇(King George V Town)、卡普顿(Capton)、克洛弗代尔(Cloverdale)及圣马特奥(St Matthews)等地区。
(三) 西悉尼(West Sydney),由亨德森议员于1890年创立,包含帕拉马塔市区西部的新郊区,即现在的奥斯丁(Austin)、伊芙琳娜(Evelynna)、罗伯森(Roberston)、莫纳什(Monash)、麦克阿瑟(MacArthur)、里德尔(Ryder)和诺福克(Norfolk Island)等地。
(四) 南悉尼(South Sydney),由亨德森议员于 1890 年建立,涵盖帕拉马塔市区南部的新区,现在属于库吉(Cudgeeo)、伍伦贡(Wollondong)、巴温(Bowerne)、雷德沃特(Redfern)、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和莱托(Letto)等地区。
(五) 北悉尼(North Sydney),由亨利·贝尔茨爵士于1890年建成,包括阿斯特拉罕(Astrahan)、奥林(Orlum)、阿尔伯特(Albert)和亚历克斯(Alex)等郊区。
上述五个区构成了“大悉尼”的核心区。而外缘的大悉尼则有大约十多万居民,他们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各地,最远甚至延伸到昆士兰边境。